小時候課本上介紹的天壇就像那幅畫,所以很多人以為天壇只有一個建筑,天壇的祭祀只是“祭天”,天壇有那個圓那么大,回聲在天壇上.
為什么“天壇”的印象不是整個天壇?天壇有多大?天壇是為了什么?回聲墻中回聲的原理是什么?哪里能聽到回聲?第一次來天壇公園一定有很多疑問。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邊肖。
——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“拜天”、“祈谷”的地方。天壇公園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南二環,占地約273萬平方米。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清乾隆、光緒年間重修。
天壇北圓南方,意為“天圓之地”。
在天壇公園,標志性的谷廟祈年殿是大家印象中的“天壇”。游客可以在祈年殿的臺階上和周圍的任何地方用它拍照。時不時能聽到孩子們說:“我們去天壇吧!”
其實從踏入天壇公園大門開始,我們就已經進入了天壇。下次如果你和其他朋友去天壇公園,他們會問:“我們到天壇了嗎?”“我們什么時候去看天壇?”你得告訴朋友你已經到天壇了。
祈年殿是天壇的主要建筑之一,是祈求正月五谷豐收的專用建筑。這里告訴你一點知識,祈年殿本來叫祭祀大廟,是長方形的大殿,直到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才改為圓形的大殿。和
祈年殿也是古代僅存的廳堂式建筑。祈年殿的藍色瓷磚與藍天交相輝映。晴天不管怎么拍都好看,這也是游客爭相和他們合影的原因。
在祈年殿的后面,有一個叫做黃干殿的大廳,通常是用來供奉祈年壇和協調神的。黃干大廳西側有一扇小門,目前只有一個人經過。是什么門?為什么這么神奇?
原來這道門是乾隆七十歲時官員為方便皇帝祭祀而提出的,故稱“古門”。但是由于乾隆的命令“今后,活到70歲的兒孫可以進出這扇門”,而乾隆以后,清朝皇帝再也沒有過70歲,所以只有乾隆皇帝走過這扇門。
在祈年殿的南側,正在舉辦一年一度的主題菊花展。我們可以看到,有天壇公園的志愿者,他們是以前的科普菊花文化和一些花卉知識的人。
今年的菊花展有500多個品種,主要展示菊花的品種。同時菊花盆景種類繁多,有大麗菊、案頭菊、崖菊、造型菊、多頭菊等。秋末冬初,菊花的盛開給天壇公園增添了一絲溫暖。
長長的單筆橋連接著祈年殿和故宮,單筆橋中間的石路被稱為“神路”,是獻給神的。東邊是“御路”,是獻給皇帝的,西邊是“御路”,是王公大臣走的路。
古時候中路不能亂走,現在天壇不再是祭祀壇,游客會帶著不同的我走三條不同的路
比丘俗稱“天祭臺”,是明清兩代皇帝用來“祭天”的地方。古有“九九一”之說,眾神居住的天空稱為“九天”。比丘的石階和桌石采用九和九的倍數來強調天的至高無上。
走上土堆正南方的臺階,站在土堆中央朝北看,仿佛“九重天”就在眼前。
現在的天壇已經沒有了過去的祭祀功能,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來這里。除了讓游客參觀其宏偉的建筑和學習歷史知識,周圍的居民也每天在公園散步和鍛煉,淡化了祭祀傳統的神秘色彩。天壇公園確實是市民鍛煉身體的好地方。
地址:北京市東城區天壇東里7號
旺季:(每年4月1日至當年10月31日)
門票:15元,優惠票:7.5元
聯票:34元,優惠票:17元
淡季:(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)
門票:10元,優惠門票:5元
聯票:28元,優惠票:14元
景點:
球球回音壁年度祈禱廳:門票:20元,優惠門票:10元
神樂部:門票:10元,優惠門票:5元
北深廚、北齋祭亭、齋公:
車票:憑本人身份證到相應的售票點兌換車票
交通:東門:地鐵5號線天壇公園東門站A2出口
西門:地鐵8號線天橋站C出口
北門:地鐵7號線橋灣站C出口
(圖片/文字蔣瑞琪)